在跟客戶討論輔導專案內容時,陳顧問跟張董說明,在輔導專案啟動後,還會安排做深度診斷。
「簽合約之前,我們不是諮詢討論過了嗎?」張董好奇的提問。
「那些多數都是從原有主觀角度看到的,問題也都是主觀的描述。」陳顧問笑著說。
陳顧問細部說明了對中小企業的輔導模式,在輔導專案啟動初期 ,會從不同構面與角度深入企業內部,除了深度審視一番 ,也會重新釐清財務報表上的資訊真實性,以及數據背後的企業文化、商業模式與決策思維。
而公司過去發展的歷史中,發掘隱藏的重要蛛絲馬跡與無形資產 ,更需要跟經營者與主管團隊做一對一訪談。瞭解公司過去發展特殊的地方,並判斷在商機發展方向上,是否其他發展空間與限制條件等,以重新擬定發展方向與策略方案。
不然,光靠想像與創意做策略?
策略思維
讓理論策略,閃邊去。常常看到很多人在研究策略規劃,會用很多不同的理論方法框架跟結構去分析,但很多人的策略思維往往只是創意,只是想法。中小企業的實戰策略沒有那麼多理論架構,就是在有利潤且可發展的市場上,去放大你做的還不錯的事!
不少人在規劃時,會覺得只要創意想法與眾不同,就可以讓客戶青睞,打敗競爭者,達成滿意目標。尤其是剛唸完EMBA的人,總是想要把所有以大企業案例,課堂上學到的理論都套在事業經營上。但在一堆策略大師的策略理論中,卻忽略了每個策略大師切入的角度不同,設定的行業別也不盡相同。
在務實的策略分析後 ,千萬記得現在的策略行動方案,是為了創造下一個時間點時,品牌企業在市場上能更有競爭發展的優勢。策略的佈局與落實,需要時間堆疊的執行力。也就說企業策略不是今天決定了,短期馬上就會有明顯大幅度的成長績效,而是一個有計劃有目標,能落實的中長期行動組合。
真實的世界
人的五感六識體驗,決定這個世界存在的樣子。而商業運作上,往往是針對諸多人性弱點來滿足。這些人性弱點有貪心、麻煩、虛榮、得不到最美、好色、愛美、 情愛、好奇心、民族情操、崇洋媚外、懶惰、盲目從眾、自卑與恐懼等等。這些人性弱點,就容易被行銷。引發的需求會被企業開發,而人性的慾望就會被商業滿足。
網路世界跟實體世界,往往是兩個特性不同的世界。對大多數的人來講,一個人在線上與線下的行為反應,還是很不一樣的。在線下實體,很多商業行為都容易被透明,但也呈現很多道貌岸然地模仿與跟隨。在線上網路,更多的是齊頭式假平等,很多隱晦手段隱藏在商業背後。商業就是把人性底層的慾望釋放,是人類社會前進的動力,卻也是人性墮落的根源。
實體能掌握的客流量,還是遠大於網路的客流量。無論在成交率、客單價、回購率跟客戶行為忠誠度上,實體通路還是高過網路通路。同一個人在實體的消費行為反應,跟網路上不盡相同。建立實體通路的投資資金,往往都多於網路電商的投資。在數位轉型時代,這些虛實世界的正確認知,在做策略規劃時,都必須要先思考釐清。
中小企業的思考
在部分企業的策略規劃裡,往往會看到幕僚寫了滿滿的一本計劃書,但要落實卻非常的難。這些策略計劃書中裡面充滿的理想未來,著重在偉大的創新創意想法,忽略了市場快速變化與風險因應,就想獲得豐厚的市場報酬。分享一些在中小企業策略規劃上的輔導經驗,給大家參考。
首先,策略思考就是要思考如何在正確市場上,放大你做得還不錯的事情。這個做得還不錯的事情,可能來自於你的核心能力、重要資源、股東背景條件與團隊優勢等無形資產。策略規劃,往往很多人把它講成高高在上的戰略思維。但對很多中小企業來講,偉大的策略規劃,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源、條件、背景與人才,終究都是一場空。
所以在做好策略規劃之前,這些內部資源條件與人才程度都要事先掌握。有些人才不是你想找就有,有些無形的資源,也是需要累積的,例如通路信任、供應商關係與雙方配合度。尤其是外部環境的機緣時機條件,也不是剛好都有能力掌握。思考策略時,一定要同時考慮到執行力的落地問題。
策略思維,未必是很偉大的創意。
對中小企業來說,從過去成功的戰術中,去發展可行性的戰略,反而比較務實。
0 留言
歡迎針對Blog內容,理性提出觀點與看法分享!請勿有廣告、政治或人身攻擊的語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