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der ads

數位轉型的選擇

那天在輔導會議中,跟經營者夫妻討論的是「數位轉型」這個議題。討論重點是數位科技跟人性服務的比例,應該各占多少?哪一個是重點?

「顧問,大家都說現在AI是大趨勢,未來它會替代掉人的很多工作。那我們的營運重點要擺在哪?你覺得呢?」張董在開會中提出的這個問題。

「AI是某個領域的趨勢,這是不可否認的。但是在門市連鎖營運中,目前不同的大品牌,根據他的經營理念不同,走向不同的策略方向。」我笑著回答他。


在品牌的數位轉型中,不同的經營思維,會決定支撐品牌定位的發展策略方向,更代表不同傳遞品牌價值的方式。所以,在不同的品牌理念、經營條件與資訊不足下,我們很難去比較說是誰比較好或不好。但我們可以分析品牌標竿案例,從中得到啟發。


品牌標竿案例

有關星巴克的數位變革中,新任執行長一上任股票漲了20%,重塑了星巴克的理念與精神與核心價值。他認為 星巴克的行動App發展太好了,反而造成門市的混亂問題。其次,需要減少複雜品項,簡化製作流程。咖啡館的現場愈來愈像菜市場,失去「第三空間」核心優勢,導入自動化科技,幫助調節人力、提升營運效率。

(資料來源:遠見雜誌 https://www.gvm.com.tw/article/115404)


在肯德基的發展中,他選擇了發展「KFC數位智能未來店」,同時全台灣發展六家外送店。門市除了一個服務人員,其他就是數位科技提供你點餐與支付的所有服務,並完整的導入AI的服務體驗。

肯德基率先串聯前台多元點餐到後台備餐、包含「AI智能銷售預測系統」、「自動化人力排班」、「即時生產管理系統」及「外送配單系統」,全面智能優化,並成立「外送共享中心」,重新定義速食業標準。

(資料來源:食力 https://www.foodnext.net/news/industry/paper/5852775447)


顧問觀點分享


在星巴克與肯德基的案例中,分享觀點:

1、你選擇以人性為優先,還是科技為優先?這是有關經營者「你相信什麼」的議題,重點也在你要提供什麼價值給哪些人?

2、品牌的定位與價值,決定他的數位轉型模式。但別把數位科技當神,在連鎖OMO經營領域中,數位科技還是助力,而非主力。

3、在第三空間裡,顧客想要很好的互動價值。包括溫暖的人心,放鬆的心情。數位科技的重點就在營運支援上,而不是替代人力。

4、長期的股票上漲,還是要回到經營的基本面。短期的炒作,很容易就被打回原形。

5、數位科技的價值持續存在,是要它替代人的服務,還是支持人的服務?比重多少?

6、價值有很多種:快快地提供,客戶慢慢地享受服務。快快提供,客戶快快消費。慢慢地提供,客戶慢慢地消費。快慢的供需之間,提供不同的價值體驗,也決定了商業模式。


數位轉型思維


要發展數位轉型,實務上比較合適的思維順序如下:

1、以客戶為中心,觀察他們的價值觀轉變、消費思維與購買習慣。隨著時間,目標客群的轉變,就要跟著去調整轉型策略。

2、轉型若沒有升級,效果有限。包括經營者、主管群與重點員工的程度都需要提升,否則轉型的根基會很薄弱。

3、針對品牌核心價值,重新評估設計創造價值的作業流程。

4、盤點數位科技的選擇,哪些工作流程可以導入數位科技,創造更好的價值。

5、數位科技,主要在提升門市營運或客戶服務的效率。在門市營運上,是為了提升營運速度,降低營運成本。在客戶服務上,也在加快服務速度,提高更好的服務價值。

6、決策分析時,提醒要注意:品牌的價值,還是掌握在人性的五感體驗。
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